这是一个匆忙的时代,光阴裹挟着我们争着向前,卷,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词。“快”和“慢”似乎成为对立的两面,“卷王”和“咸鱼”似乎总是相看两厌。殊不知,快有快的精彩,慢亦有慢的有味。
奋力驰骋,疾趋中,奇迹总在不断被创造。不提工业革命后社会的急速发展,不论互联网、移动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更替,人们的生活实际上依赖于“快”,也就是效率。它反映在现代生活的每一便捷、顺利之处,让“家书抵万金”的情况成为过去,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和改善我们的世界。疾趋向前,人们发展自我,因成长充实而快乐。
闲庭信步,徐行中,重新感受生活的温度。慢,不应该是慵懒、懈怠,更不是消极,而是放慢节奏去观察、思考、积累,它会源源不断地带给你生活灵感。汪曾祺曾写道:“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,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!”许是某个烟雨蒙蒙的午后,在书香中沉醉;或是某处窗前闲坐,一刹那感受到的春日、夏风、秋月、冬雪。即便是短暂的让心灵信马由缰,也会让人得到放松,更好地认识自我、投入生活。
“一定要爱着点什么,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。”生活是一场远征,快与慢不应该成为一种对立的存在。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生活,心向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悠然,不应该成为当代人与生活的一大冲突,而应该是体验生活的不同方式。光阴,有限但捉摸不定,人如沧海一粟,纠结于快慢终究过于狭隘。像王安石,一个兼具政治才能和文人风骨的诗人,可以二任宰相,大刀阔斧变法改革以造福百姓;也可以吟诵“一鸟不鸣山更幽”,于明净山水间感受宁静带来的闲适。随着内心所想而快慢变化,去追求不同的生活,我们终能抵达生活的理想状态。
尼采曾说:“不曾起舞的每一天,都是对生活的辜负。”无论是徐行还是疾趋,热爱这日夜兼程的生活,热爱这绚烂美妙的世界,方为人生真谛。